制药网>粉碎网>行业资讯

中型管线式胶体磨的工艺原理

2025年04月27日 10:19:04来源:温州小杰机械有限公司
  中型管线式胶体磨的工艺原理基于高速剪切、研磨和分散作用,结合管道化连续处理的设计特点,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核心部分:
 
  一、核心结构组成
 
  ‌1、定转子系统‌
 
  由高速旋转的动磨盘(转子)和静止的定磨盘组成,两者间形成可调节的研磨间隙(通常为微米级)。动磨盘通过电机驱动,转速可达数千转/分钟,与定磨盘形成高剪切区域。
 
  ‌2、管道化设计‌
 
  采用密闭式管道结构,物料通过法兰连接直接进入研磨腔,实现连续在线处理,避免物料暴露和二次污染。
 
  ‌3、间隙调节机构‌
 
  通过手轮或自动化系统调节定转子间距,控制物料最终粒度(通常调整范围在0.1-5μm)。
 
  二、动态作用机制
 
  ‌1、剪切主导的复合力场‌
 
  物料在定转子间隙内受多重作用:
 
  ‌剪切力‌:因动定盘间速度梯度产生的层流剪切(速度差可达20-40m/s);
 
  ‌撞击力‌:物料颗粒与齿形结构的高速碰撞;
 
  ‌湍流扰动‌:高频旋涡引起的随机碰撞破碎。
 
  ‌2、多级处理特性‌
 
  部分机型采用三级研磨结构(如2G/4M/6F组合),通过粗、中、细三阶段逐级细化,单次处理即可获得窄分布粒径(D90≤2μm)。
 
  三、连续化工艺流程
 
  ‌1、进料阶段‌
 
  物料通过管道泵送进入缓冲腔,流量通过变频控制系统稳定在0.5-20m³/h(中型设备典型参数)。
 
  ‌2、研磨乳化阶段‌
 
  物料在0.1-0.3秒滞留时间内经历20000-40000次剪切循环,实现纳米级分散。
 
  ‌3、出料控制‌
 
  处理后的物料经压力0.7MPa的管道输出,可直接接入下游工艺设备,实现全封闭连续生产。
 
  四、工艺适配特性
 
  ‌1、材质兼容性‌
 
  接触部件采用SS316L或HX2010特种不锈钢,耐受pH1-14的腐蚀性介质。
 
  ‌2、智能控制‌
 
  配备变频调速(0-100Hz无级调节)、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反馈系统,实现工艺参数实时优化。
 
  ‌3、清洁验证‌
 
  符合CIP/SIP标准,支持酸碱清洗和135℃蒸汽灭菌,满足制药、食品级卫生要求。
 
  该工艺通过机械力化学效应实现物料超细化,相比批次式设备节能30-50%,且处理效率提升3-5倍,特别适用于乳液、悬浮液的连续规模化生产。

 

关键词:
  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制药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。刊用本网站稿件,需经书面授权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制药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制药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,并提供真实、有效的书面证明。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。
产品推荐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