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操作前准备
1、设备检查
确认研磨腔及刀头均为304/316不锈钢材质,检查刀头是否磨损超过0.5mm,同时测试接地电阻是否≤4Ω。
检查电源线绝缘层无破损,变频器功能正常。
2、清洁消毒
用75%酒精擦拭研磨腔、进料口及接触部件,重点清除油污和金属碎屑。
3、物料预处理
将原料破碎至≤5mm颗粒,含水率控制在8%-12%(硬质物料建议预冷冻处理)。
二、参数设置
1、转速调节
通过变频器分档选择转速:
• 脆性物料:2000-3000rpm
• 韧性物料:3500-4000rpm。
2、研磨时间
首次研磨设定3分钟,后续根据出料粒径调整,单次最长不超过15分钟。
3、温度控制
设置电机温度保护阈值≤70℃,连续工作时建议每30分钟停机冷却。
三、操作流程
1、空载试机
空转1-2分钟,观察振幅是否<0.05mm,确认无异响后再投料。
2、分阶段投料
初始投料量为研磨腔容积的1/3(约50-80g),运行稳定后逐步增加至2/3。
3、动态调节
通过间隙调节旋钮实时控制出料粒度(每次调整量≤0.1mm),硬质物料建议采用渐进式研磨策略。
四、安全规范
1、个人防护
必须佩戴防割手套(EN388标准)、防冲击护目镜及KN95级防尘口罩。
2、操作要求
保持双手握持姿势,设备与身体距离≥30cm,禁止徒手接触运转部件。
3、异常处置
出现剧烈震动、异味或温度骤升时,立即拍击紧急停机按钮并断开电源。
五、维护要点
1、日常清洁
使用尼龙刷清理刀头残渣,顽固污渍可用食品级柠檬酸溶液浸泡后清除。
2、润滑保养
每50小时向轴承注入食品级润滑脂(NLGI 2级),注油量不超过轴承腔容积的70%。
3、耗材更换
刀头磨损量>0.5mm或出现缺口时需更换,新刀头需空转磨合10分钟。
六、典型问题处理
1、出料结块:物料含水率过高(>15%)或刀头间隙过小,需烘干物料并调整间隙。
2、电机过热:降低单次投料量20%,清理散热孔灰尘,检查电压稳定性。
3、异常噪音:立即停机检查轴承是否缺油,排除金属异物卡入风险。
该操作规范整合了实验室设备、工业研磨机及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的核心要求,特别强化了食品级材质设备的卫生管控标准。建议每季度使用激光粒度仪校准研磨精度,确保设备性能稳定。